2010年08月20日 中国组建 电动车 产业“国家队”央企 电动车 产业联盟昨天成立,欲以标准先发制人 2010-08-19 作者:记者 杨烨 侯云龙 文婧/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中央企业要扛起 电动车 产业发展这面大旗。”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参加18日中央企业 电动车 产业联盟成立大会上表示。在国资委的牵头下,16家央企的主要负责人将齐聚北京,一个央企主导的 电动车 产业主力军已经蓄势待发。 众所周知, 电动车 作为新一轮的经济增长突破口和实现交通能源技术转型的重要途径,已经成为多个国家和汽车制造厂商的共同战略选择,国内 电动车 产业也在期待和发力规模化发展的征途上。在这个关键时点上,一个由央企牵头的联盟能否顺应 电动车 产业的市场化潮流?这一 电动车 标准的“国家队”能否带领我国 电动车 产业走上“标准制人”的道路? 覆盖整条产业链 电动车 全产业“抱团”行动 “我今年6月去考察国外的 电动车 产品,通过考察,对发展 电动车 充满了信心,也更加坚定中央企业要扛起这面大旗。”李荣融说。他不由谈起了自己在考察后的真实体会:“法国德国,是我们集中考察的国家,考察了零部件制造商和汽车制造商,他们的信心和我一样,他们鼓励我,你成立联盟,我们也报名,我说欢迎,这是人类需要攻克的难题。” 摩托车配件http://www.xlgzj.com 在他认为, 电动车 投资大、风险也大,但是一旦成功,它的市场也很广。如果环保标准都以 电动车 的排放为标准,其他所有汽车都要被淘汰。 据悉,央企 电动车 产业联盟共有16个中央企业发起成立。这16家央企可以分成三部分:一个是包括中国一汽、东风汽车、长安汽车、东方电气、中国南车等在内的整车及电驱动企业;第二是像中海油、有研总院、航天科技、航天科工等在内的电池研究企业;再有就是国家电网、普天信息、中石油、中石化、南方电网等等这些能源供电和基建服务方面的企业。从这个结构上不难看出,它涵盖了 电动车 生产链的上下游整个环节。国资委主任李荣融也表示,中央企业具备发展 电动车 产业的整体优势,上下游生产链十分齐全,研发方面也有非常强的基础,有条件、有能力更好地发挥表率作用。从这个角度上讲,联盟是一个全产业的“抱团”行动。而国资委的目标是:建立推动 电动车 产业整体发展的开放技术平台,通过统一产业技术标准,共同研发 电动车 新技术,共享技术成果,并借此促进我国 电动车 的应用普及与市场发展。 李荣融在会后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0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中安排13亿元用于支持 电动车 共性技术平台建设,而今后几年还将继续给予支持,上述资金将会根据具体项目计划逐步投资。他同时向《经济参考报》记者透露,关于 电动车 产业整车和零部件的标准,信息产业部正在制定中,预计不久将出台。 修理工之家http://www.xlgzj.com 在业内关心的“技术共享”问题上,李荣融说,联盟要统一产业链各环节的接口和标准,组织确认 电动车 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共性技术,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依托优势企业开展研究攻关,提出进度要求和时间节点,明确各成员单位所承担责任,采取多种方式促进研究成果和知识产权的共享。联盟内成员除了要积极协助国家有关部门制定行业产品标准、认证制度、规范及服务标准等,还要坚持市场化原则,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联盟组织开发的共性技术由联盟成员共享,一般的个性技术由各企业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发展。 “我们现在很多技术,各个企业都在自己搞,这样很容易重复建设。”李荣融说,“而联盟的重要作用就是通过督促成员单位的产业规划来优化资源配置,从而避免这一问题。” 他同时坦言, 电动车 市场开发和商业化过程还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联盟要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其他产业联盟市场开拓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在市场开发方面的优势。 体制桎梏 面临市场化大潮激荡 李荣融在成立大会之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对 电动车 产业的‘探险’不是一家企业能做得起来的,要求有技术、资金和市场三方面基础,因此国资委把大家组合起来。”他还表示,虽然最初“组合起来”的是央企,但这将是一个开放的联盟,欢迎民企和外资进入——“联盟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可以进一步吸收国内外其他相关企业加入,扩大联盟对我国 电动车 产业健康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 维修知识http://www.xlgzj.com 据了解,我国 电动车 产业的“发力”可以说是“蓄谋已久”。除了央企、国企以外,民营背景的 电动车 企业近年来也一直酝酿发力。我国最大的民营 电动车 企业江苏新日 电动车 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刚表示,新日在其 电动 两轮车和四轮车先后大规模服务了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之后,目前即将进军 电动 汽车领域,且计划成为在中小企业板上市的纯 电动 交通行业第一股。 “目前 电动车 在技术研发、标准制定、政策支持、配套设施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还处在‘纸上谈兵’阶段。中央企业 电动车 产业联盟的成立将大大推动 电动车 产业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胡刚接受《经济参考报》专访时表示,通过联盟平台的建设大力发展我国 电动车 产业是我国占领绿色经济制高点的必然需求,也是减排压力下的必然选择。他认为, 电动车 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如 电动车 充电站的建设,是任何单独的企业都不可能做好的,只能由国家来牵头做,也只有国家才能建设好。 但与此同时,业内人士也在质疑央企 电动车 产业联盟在市场化大潮中能否经得住考验。据介绍, 电动车 技术研发、制造属于高度市场化的领域,央企、国企的体制、机制注定其不适于参与到这样一个竞争性的市场中去。“产业联盟可以牵头、搭台、引导,唯独不适合自己干,除非他们不管经营只管投资。”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在 电动车 这样一个市场化程度较强的领域,有国有资本投入固然好,但是目前民间资金也很充足,这个市场缺的还是好的项目和人才。 www.xlgzj.com 专家建议 联盟以标准先发制人 业内专家表示,目前,国际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 电动车 技术达到了能够大规模商用的成熟阶段,但由于日本车企常年来在 电动车 研发上倾注了巨大的精力,以及日本企业抢占国际标准的企业文化,一旦日本车企抱团发力, 电动车 相关标准很可能再次成为日本企业的囊中之物。对此,业内人士和专家纷纷呼吁,希望我国的 电动车 联盟,能够借鉴日本企业“标准先行”的经验,用自己的标准,去抢占国际 电动车 市场的主导权。 其实,我国 电动车 企业对标准问题不无重视。今年早些时候,上汽、一汽、东风、长安、广汽、北汽、华晨、奇瑞、重汽和江淮等十大国内车企组成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曾公开表示将联合研发关键总成和零部件,还成立了标准工作组,共同制定针对 电动车 整车和零部件的标准,希望未来这些标准能上升为国家标准。 “此次央企 电动车 产业联盟的成立,等于是组建了 电动车 标准的国家队,这对国内车企而言是一大利好;但考虑到日本车企已经开始建立 电动车 的相关标准,并要将其标准变为全球统一标准这一情况,现在还不是国内车企高兴的时候。”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汽车工业专业博士刘晓磊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据悉,今年3月15日,日本 电动车 充电协会正式成立,其宗旨是使日本的充电技术成为全球统一标准,从而进一步确立日本在 电动车 领域的优势。该协会有158家企业、政府机构参与,包含了丰田、日产、三菱、富士重工和东京电力等日本顶尖企业。同时,美国的太平洋天然气和电力公司、波特兰通用电力、NRG能源、爱迪生公司,以及欧洲的罗伯特博世、标致雪铁龙和韩国电力公司也加入了该协会。 维修知识http://www.xlgzj.com 根据日本丰田内部人士向《经济参考报》记者提供的信息,日本 电动车 充电协会的充放电标准,不仅涉及电池、充电站标准,还会涉及相关的安全性标准,完整性、可扩展性很高。以日本企业的特点和行业策略, 电动车 充电技术,仅仅是日本企业通吃整个产业链的开始。如果一旦充放电标准被日本企业拿下,电池、电动机、充电站、电控技术等 电动车 相关标准,将开始遭到日本车企的蚕食。一旦日本标准成为全球标准,中国车企在这一轮竞争中又将处于被动地位。但伦敦花旗银行分析师梁嘉表示,国内车企同样可以利用电池技术的优势反制日企,关键就看谁先推出标准,谁先大规模商用。 不过,刘晓磊提醒,目前 电动车 电池离大规模商用仍有一段时日,亟须相关的扶持资金注入。一旦电池技术得到大规模商用,我们的标准就能顺利地在国际上推行,抢下了第一个制高点,后面将是一连串的胜利。届时,国内企业除了结束向国际标准组织缴纳巨额专利费用,还能借技术标准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