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你到底有多
时间:2011-01-10 18:26来源:unknown 作者:ewfwegt 点击:次
摘自《摩托车趋势》2010.2月刊心声文/实话实说
在许多国人的眼里,摩托车是一种不"入流"的交通工具,绝对的"非主流",为什么汽车是车,摩托车就不能堂堂正正的做车?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与国人的劣根有关
在许多国人的眼里,摩托车是一种不"入流"的交通工具,绝对的"非主流",为什么汽车是车,摩托车就不能堂堂正正的做车?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与国人的劣根有关,中国人敬了几千年的皇上,下盘软可不是一天两天的毛病了,祖先的血统里流淌着善跪的基因,遗传了一代又一代,虽然,到了今天,皇帝早已作古,但有些国人骨子里那股子媚性并没有彻底消除,"媚"是什么?"媚"那些比自己强的:对拳头硬的,俯首甘为哈巴狗,而且还哈的非常有理由,好汉不吃眼前亏,端的是不知羞辱,对比自己有钱的更是服服帖帖,谁叫人家有钱呢,谁叫咱们没本事呢.所以,中国历来就不缺奴才,"狗腿子"和汉奸的,"崇洋媚外"这个词也永远不会过时,任何事情都有其相反的一面,所谓,正反两面,这就是自然规律,道教的黑白鱼图案和阴阳理论已经证明了此点,再次不做赘述了,继续讨论劣根,有崇拜当然就有鄙视了,下盘软的人们只跪强势和强权,面对弱小,马上就会完成正和反的转变,由哈巴变成藏獒,看不起摩托车的人,看不起的就是它的小。
说一件不久前发生在徐州的事,徐州市区有一家历史悠久的饭店,花园饭店。当年,冯玉祥都是这里的常客,现在的花园饭店更大了,档次更高了。每天到晚,停车场里满满登登都是轿车,摩托车基本上是见不到的,这种高贵的地方,怎么能去摩托车呢?偏偏就有人不信这个邪,就骑着摩托车去吃饭,巧的是,因为摩托车,这顿饭还真就吃出了麻烦,那天,车友老陆把摩托车在停车场停好后就进了酒店大堂,饭后出来发现车被撞了,外表有了损伤,肇事的是旁边一辆很老的桑塔纳2000,车主在倒车是操作失误碰上去的,那轿车的主人显然没把老陆的摩托车当回事,他大方的说:"坏哪里就修哪里,我赔你。"言下之意是,不就是一辆摩托车吗?能值多少钱,老陆是个牛人,曾把摩托车骑进了紫禁城,还因为带着摩托车队上高速惊动了安徽和江苏两省的交通厅。虽然牛,但他说话很低调,当时,他只是很和气并如实的告诉了那个轿车司机,他这辆摩托车整车和配件的价格,那个司机傻了眼,因为老陆的车是全新的金翼1800,单是车上的配件价格,把那辆旧轿车卖了也不够,老陆并没有为难轿车司机,只是让他知道了有许多摩托车比汽车还要贵许多,不要因为开辆汽车就看不起摩托车。 维修配件http://www.xlgzj.com
其实,许多看不起摩托车的人都跟那轿车司机一样,以为摩托车不值钱,面对摩托车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的生出一股优越感,哪怕开的是一辆几千元买来的二手面包车,也敢非常气势的在摩托车跟前鸣笛抢道,有些人对摩托车算是有所了解,也知道有许多很值钱的摩托车,但是,他们常说,再贵也是两个轮子的,再贵也是辆摩托车,在他们眼里,那些骑高档摩托车的车迷都是有"毛病"的,有那几十万不如买辆好轿车了,这些骑摩托车的脑袋一定进水了,这类人太气人了,在他们眼里摩托车横竖都不是个"东西",因为摩托车只有两个轮子,因为摩托车没有汽车气派,无法突出其身份,因为摩托车小.
摩托车在人群中不得宠,在面向人群的媒体里也不是香馍馍,看看城市中的书报摊,花花绿绿的汽车杂志满眼都是,有几个摊位能买到摩托类刊物?报纸,电视,广播等等,所有大众媒体热炒的都是汽车,什么时候关注过摩托车?当然也有提及摩托车的,譬如,两个罪犯驾驶摩托车飞车抢夺,譬如哪里的警察又破获了一个盗车团伙,缴获了多少赃车,譬如,哪个路口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辆摩托车把过路的老太太撞倒后逃逸.在媒体嘴里摩托车俨然成了作案工具,赃物,什么时候以正面形象出现过?摩托车是不值一提,城市的繁华,需要轿车的烘托,街道上如过江之鲫的轿车反应了什么?经济呀!在市领导的英明决策之下,我市的经济迅猛发展,轿车走进寻常百姓家,车管所里申领牌照的市民每天都排成一条长龙没.堵车?算不上什么,车多说明钱多,政策好,所以,为了营造小康氛围,歪嘴的媒体不遗余力的鼓吹汽车,可以忽略甚至贬低摩托车,汽车多了才是文明和进步,只有落后的东南亚才会遍地摩托车,我们要发展,不要东南亚,意识形态这东西是非常有意思的,在掌握了话语权的人们的嘴里就像水一样柔软,能装进不同形态的容器里变成方的或是圆的,有了媒体这个大喇叭,长时间高强度的嗥叫,谁能不相信幸福生活就是轿车和洋房啊,摩托车眼下在国内这么尴尬,这么不入流,甚至与上流社会格格不入,媒体们算的上是居功至伟。当然,咱不能一棍子把媒体打死,媒体说的可不能是自己想说的,有时候只是传声筒而已,譬如,某个城市的有关部门找到当地媒体,让他们配合一下这个城市即将开展的禁摩行动,这政治任务有敢不执行的吗?不执行的结果是有人下岗,有人40码的脚换39码的鞋子.于是,大笔一挥摩托车就白纸黑字的"万恶"起来,所以说,摩托车在许多城市中遭遇"主凶"是相关职能部门,媒体是指帮凶,要政绩的领导喜欢轿车,讨厌摩托车,因为摩托车老挡轿车的道,而且,像苍蝇一样在城市里乱飞,多不雅观,"懒惰"的领导喜欢轿车,反感摩托车,因为摩托车多了不好管理,因为上流的人不喜欢,所以摩托车很"下流"骑着摩托车,我们没有在高速路上行驶的权利,不能在城市中自由的穿梭,只要上了路,必须随时接受盘查,承受种种限制,虽然,我们也是遵纪守法的良民,也是纳税人。
修理工之家http://www.xlgzj.com
绝大多数摩托车都是安分守己的合法公民,本应该享受自由的我们却无法享受我们应得的自由,只因为我们骑上了摩托车,我们胯下的铁骑是"非主流",是很多人眼里的"洪水猛兽"摩托车到底有多"万恶"?在摩的司机的眼里,它只是谋生的饭碗,在工薪族眼里,它只是代步工具,在车迷心目中,它就是亲密的伙伴.它不应该这么万恶,它只是一辆车,理应得到车的尊严和尊重,这两个小小的轮子应该转动的再轻松一些,不应该承载那么多沉重,事实上,在其他国家(尤其是真正的发达国家)摩托车与汽车在社会地位上几乎是平起平坐的,就是在一海之隔的台湾省,它的待遇也远远高过大陆,形成这个局面的原因除了上述情况,也应该与中国现阶段的国情有关,虽然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但还谈不上真正富裕,(至少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是如此)一些人因种种机遇鼓了腰包,大多数人也只是有饭吃,有房住,远没达到富裕的地步,少部分有钱人中的暴发户们乍一有钱难免得意忘形,烧包炫耀,不可一世,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没钱的人,人们向往着有轿车,有豪宅的富裕生活,人群中弥漫着浮躁和欲望,小小的摩托车,虽然不会入富翁和做着富翁梦的人们的眼,自然也就难以"入流"了,遭遇白眼和歧视抑或溅污也就理所当然了。 内容来自修理工之家www.xlgzj.com
作为一款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经济再发展,摩托车也不会失去用武之地,而且,就凭中国的道路状况和人口数量,如果轿车真正普及到家庭,那拥堵的交通肯定会让小巧灵活,通过性能优异的摩托车成为香馍馍的,所以,摩托车终将在中国熬到扬眉吐气的那一天,到了那一天,不会再有"禁摩",到了那一天车迷的摩托生活像风一样自由. 摩托车配件http://www.xlgzj.com (责任编辑:admin)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