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小时前 一、前言 在 电动车 的发展历程上,由混合 电动车 开始已逐渐推展到纯 电动车 ,而以纯 电动车 普及实用化的角度来看,最核心的关键就在电池的技术。电池的整个产业价值链(如图1)从最上游的正负极材料资源,中游的电芯及pack,到下游终端的汽车应用,如何有效的进行整合来提升台湾在电池领域发展的竞争力,是我们当前极需去思考的问题,因此底下我们就从电池的上游及中游分别加以探讨。 二、上游原材料 谈到这个,我们就必须先从整个电池的种类来看,根据电能产生的方式,电池可分为「化学电池」、「物理电池」、「生物电池」等三大类,而目前我们在各种场合、各种用途所使用的电池,几乎都属于「化学电池」,「化学电池」还可再分成「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一次电池」是指使用完便不能再使用的电池,像是我们生活上常用的「锰锌干电池」、「碱性干电池」等;「二次电池」则是当电能用完后,经由充电又可以重复使用的电池,就是目前 电动车 所发展的电池。而「燃料电池」,则是与一次电池及二次电池不同,它是以电池内部所生之化学反应的物质为燃料,并透过外部不断供应燃料的方式,进而持续制造电能的一种电池,目前受限于各国的技术发展,因此所谓的燃料电池是以利用氢、氧为燃料的电池为主,整个电池的分类架构绘制如【图2】所示。我们可以从【图2】清楚看到,现阶段纯 电动车 所谈论的电池,则是指可充电重复使用的二次电池。 修理工之家http://www.xlgzj.com 二次电池最上游的正极材料矿资源,包括锌、锰、铅、钴、镍、磷、铁、锂及各种化合物,其中钴和锂用量最大,但是在全球的蕴藏量有限的情况下,使得目前各大车厂皆以能否有效掌控金属矿源为主要的竞争方向。 钴酸锂是最早实现商业化应用的材料,技术发展至今已经非常成熟,并己广泛应用在小型低功率的可携式电子产品上,如手机、笔记型计算机、电子产品等,由于终端应用的需求增长,导致钴酸锂最高攀升至台币240万/吨,前一阵子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最低回档到台币80万/吨左右,毛利始终能维持在10%以上,因此市场上对于钴酸锂的行情,依然表现的十分乐观。 镍氢电池在汽车动力系统的应用上曾经有过不俗的表现,如Toyota Prius。但由于记忆效应的问题以及制造成本高, 目前已有逐渐被取代的趋势 ,现阶段, 磷酸锂铁电池是最被看好的产品,据统计,2008年全球供应量达1500吨,其中A123供应750吨,占全球一半的量,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供货商。而根据Advanced Automotive Batteries的推估,2015年全球车用锂电池的产值将高达40亿美元。 锂电池的上游材料除了正极材料之外,尚有负极材料、电解夜、隔离膜等,其详细材料结构如【图3】所示。 隔离膜是锂电材料当中技术门坎最高的一种高附加价值材料,毛利率可以维持在70%以上,占锂电池成本的20-30%,全球能生产隔离膜的厂商屈指可数,如日本Asahi、美国Celgard及日本的Tonen。也由于隔离膜一直受制于国外几个大厂,导致其价格居高不下,从而使锂电池的原料成本提高。若从台湾自行投入研发或投资的角度来看,隔离膜是典型的「高技术」、「高资本」的产品,而且从启动到投产运行的周期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整个投资风险偏高,因此台湾在此块仅有唯一的一家厂商投入。 内容来自修理工之家www.xlgzj.com 电解液是影响锂电池性能一重要材料,占锂电池成本约12%左右,毛利率也高达40%,而电解液的主要材料LiPF6,占成本的50%,其生产成本约台币40万/吨,售价可高达每吨台币160万元,毛利率高达75%。LiPF6所使用的硅石和碳酸锂,其身价也因为如此而水涨船高,金属中心研究员陈靖惠就曾在5月的一场简报中指出,全球碳酸锂的蕴藏量以玻利维亚最高,占了全球49%的量,因此,欧美及日本厂商,皆已纷纷拥入玻利维亚以寻求稳定的电池矿源。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台湾并未有厂商能够生产LiPF6,市场几乎已快被日本的几家大厂所垄断,像是关东电化学工业每年生产LiPF6达950万吨, SUTERAKEMIFA每年生产800吨,森田化学年产960吨,用于三菱汽车,而该公司在中国大陆江苏扬子江化工园有一年产600吨的生产线,目前全球电解液的供需处于平衡,2008年总共消费约10亿吨,主要就是供应锂电池市场。未来一旦 电动车 实用化,更将为电解液带来爆发性的成长。 负极材料、黏接剂、导电胶、极耳、铝塑复合膜等在电池成本中所占比例不高,其中负极材料台湾有中碳、庄铧等代表性厂商,其它材料仍然大部分由日本及欧洲大厂垄断,详细参见【表一】。 三、中游电池芯 锂电池产业链中游的电池芯制造和PACK组装,相对而言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其中不乏像SONY、三洋、三星、LG、BYD、ATL、大陆BAK等大厂,台湾中游电芯厂目前以能元科技是最具潜力的厂商,这些厂商共同的特性是,资本实力强、品牌知名度高、技术成熟,而且有多样生产及量产的能力,也由于如此,要投资一个能与国际竞争的中大型电芯厂,至少需要台币30亿元以上的资本,不过这是算是电池环节里的核心,若想真正掌握 电动车 之锂电,就必须要先从拥有自己的电芯厂开始,这应是台湾政府所应该加以扶持并推动的方向。 www.xlgzj.com 四、结论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中,锂电池在未来的十年将扮演最重要的角色,但是也由于锂电的技术门坎最高,利润最集中,因此成为各国厂商积极在努力的方向。目前阻碍动力锂电池发展的瓶颈除了安全性的问题之外,就属电池管理系统为最关键的项目,由于汽车动力电池的工作电压是12V或24V,而单个动力电池的工作电压是3.7V,因此必须由多个电池串联而提高电压,但由于电池难以做完全均一的充放电,因此导致串联的多个电池组出现充放电不平衡的状况,进而影响电池的寿命及续电力。 基本上,动力锂电池要得到很好的应用,技术上需要从材料、管理系统、机械加工等多方同时考虑,因此非常需要上、中、下游共同合作,依台湾发展 电动车 的策略来看,若核心上游原料无法本地化,那么发展就势必得受制于人, 如何以电池为核心,对上游材料、管理系统提出需求,形成一个完整产业群 ,来大幅度的降低成本,是台湾迫切应思考布局的方向。 2009.7.16 资料来源: http://www.itis.org.tw/(责任编辑:admin) |